在虚拟货币的热潮中,派币(Pi)凭借手机 “免费挖矿” 的宣传,吸引了大量用户关注。然而,它的真实性和价值饱受争议,需要深入剖析。
从技术原理看,派币的 “挖矿” 方式与主流虚拟货币大相径庭。比特币等主流加密货币挖矿,需强大算力支撑,通过复杂算法解决数学难题,保障区块链安全与交易记录准确。而派币号称仅靠手机点击就能 “挖矿”,每天简单操作即可获取。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吴海峰指出,区块链、数字货币等新兴技术视算力为核心竞争力,加密货币 “挖矿” 需要消耗大量算力,占用大量存储。若手机能轻松 “挖矿”,意味着其算法底层简单,缺乏如比特币、以太坊百万行代码级别的复杂设计,难以抵御黑客攻击或解码,在币圈缺乏公信力,注定市场价值低。
从项目运作模式分析,派币扩张模式与传销极为相似。判断传销项目,主要看是否收入门费、是否需 “拉人头” 发展下线并从中获利,且利益层级关系超过两级。派币虽宣称无需金钱投入,但鼓励用户通过层级关系赚钱。派币中文网助理称,未来派币可上交易所交易,建议多邀请新人、建群,待能场外 OTC 交易时,为群内交易提供担保获取费用,组织者借此在价格上涨时将手中派币变现。这种 “拉人头” 奖励模式和大量宣传,早期设定低门槛吸引用户,构建多级分销体系,后期项目方借资金流通抛售代币,投资者风险大增。
从项目透明度和合规性考量,派币存在诸多疑点。其美国官网未备案,在知名开源代码库 GitHub 上也找不到开源代码,而主流区块链项目多采用开源技术,代码公开接受社区审查,以保证项目安全与公平。此外,我国已明确禁止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扰乱经济金融秩序,滋生赌博、非法集资、诈骗、传销、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派币这类未经许可的虚拟货币项目,不受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派币在技术、运作模式及合规性方面存在重大问题,难以被认定为具有真实价值和可靠前景的虚拟货币。投资者应保持警惕,认清虚拟货币投资陷阱,避免财产损失,在面对此类项目时,务必增强风险意识,谨慎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