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1 日,香港立法会的一项重大决策,为香港稳定币市场的发展掀开了全新篇章,《稳定币条例草案》在这一天正式通过。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标志着香港在稳定币监管与发行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且意义深远的一步。
稳定币,作为一种旨在与某些资产维持相对稳定价值的虚拟资产,近年来在全球金融领域迅速崛起。像常见的挂钩美元的 USDT、挂钩港元的 HKDR,都属于稳定币范畴。其价值稳定性和便捷的交易特性,使其在跨境支付、去中心化金融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也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目光。但与此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监管,稳定币市场乱象丛生,潜在风险不断累积。
香港此次通过的《稳定币条例草案》,核心在于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根据条例,任何人若在香港开展业务过程中发行法币稳定币,或者在香港及境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都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这一举措将从源头上规范稳定币发行主体,杜绝无资质主体随意入场带来的市场混乱。对发行人资质的审核极为严格,要求申请人须为香港注册法团或认可机构,并具备不少于 2500 万港元的实缴资金,资本实力、风险管理、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系统等均被纳入衡量标准,只有满足这些严苛条件,才有资格踏入稳定币发行领域。
在储备资产管理方面,条例也做出了细致且严格的规定。发行人必须建立健全储备资产管理机制,确保储备资产与自有资金严格分离,储备资产充足且不少于未赎回及仍流通的稳定币面值,并且须为现金、美元或港元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这一要求保障了稳定币价值能稳定锚定对应资产,增强了市场对稳定币的信心。当市场出现波动,投资者需要赎回稳定币时,充足的高流动性储备资产能确保发行人有能力及时兑付,避免出现因资金不足导致的稳定币脱锚风险,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
反洗钱、反恐怖融资及投资者保护同样是条例关注的重点。发行人需符合严格的反洗钱、反恐怖融资要求,建立完善客户身份识别与交易监控机制,防止稳定币沦为非法资金转移的工具。在投资者保护方面,稳定币持有人有权按面额赎回稳定币,发行人需在合理时间内处理赎回要求。同时,发行人要定期向公众披露财务信息,接受金管局审计监督与日常监督,禁止虚假宣传和市场操纵行为,让投资者能够在透明、公平的市场环境中参与稳定币相关业务。
从市场布局来看,香港的稳定币发行有着明确的战略方向。一方面,其稳定币发行旨在提升跨境支付效率,尤其是在与东南亚等地区的贸易中,发挥港元稳定币的优势,降低支付成本,提高交易速度。另一方面,香港积极探索离岸人民币稳定币试点,计划通过与内地监管机构合作,强化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地位,促进稳定币在跨境贸易结算中的应用。此前,香港金管局已公开首批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名单,包括京东集团旗下京东币链科技 (香港),圆币创新科技,而渣打银行(香港)、安拟集团(Animoca Brands Limited)、香港电讯(HKT)选择联合申请。如今条例通过,这些机构将在新的监管框架下,加速稳定币发行筹备工作。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条例秉持 “相同活动、相同风险、相同监管” 的原则,着重风险为本,致力缔造稳健的监管环境,不仅符合国际监管要求,亦为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提供稳定的基础,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用户的权益,巩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条例预计将在今年内生效,发牌制度设有过渡期安排,以便业界能按照条例的要求申领牌照及作出适当的业务安排。这一过渡期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适应新规则的缓冲时间,也彰显了香港特区政府在推动稳定币发展过程中,兼顾监管严格性与市场灵活性的智慧。
5 月 21 日《稳定币条例草案》的通过,为香港稳定币发行搭建了坚实的制度框架。在监管护航下,香港稳定币市场有望在规范中蓬勃发展,吸引全球稳定币项目在港合规运营,助力香港打造数字资产创新高地,也为全球稳定币监管与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