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块链交易网” 的概念常被模糊解读,有人将其等同于虚拟货币投机平台,实则这一载体存在本质分野:一类是依托区块链技术的合规交易服务平台,另一类是借 “交易网” 名号的非法诈骗工具。二者在技术应用、法律地位与风险属性上截然不同,需从本质差异、骗局套路与合规方向三方面清晰辨析。
区块链交易网的核心乱象是 “借技术之名行诈骗之实”。我国 2017 年 “9・4” 禁令与 2021 年十部门通知早已明确,虚拟货币兑换、交易等业务属非法金融活动。诈骗团伙却利用公众对区块链的认知盲区,搭建虚假交易网,以 “去中心化交易”“链上可查” 为噱头包装,实则后台完全可控。这类平台常伪造交易数据与 K 线图,用 “币值只涨不跌”“日息千分之一” 的虚假承诺诱骗投资,待用户注入资金后便以 “账户冻结”“缴纳手续费” 为由索费,或直接关闭平台卷款跑路,与此前中本聪币骗局的收割逻辑如出一辙。2025 年楚雄州财政局曝光的案例显示,此类交易网已造成大量群众财产损失。
非法交易网的套路已形成成熟链条。第一步是 “概念包装”,在仿冒官网标注 “区块链技术支持”“国家备案” 等虚假标识,混淆区块链技术与虚拟货币的区别 —— 实则区块链是底层技术,虚拟货币仅是其曾被滥用的应用场景。第二步是 “利诱入局”,通过空投 “糖果”、名人站台等方式吸引用户注册,初期给予小额返利建立信任。第三步是 “多层收割”,既通过交易手续费、提现门槛榨取资金,又以 “拉人头返利” 的传销模式扩张,资金链断裂后便迅速跑路,涉案金额往往达数千万元。
真正合规的区块链交易网,核心是 “技术服务而非货币投机”。这类平台需遵守《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并完成网信办备案,聚焦实体经济场景而非虚拟货币交易。例如蚂蚁链搭建的航运电子提单交易网,通过区块链实现提单信息的可信流转与交易,提升供应链效率;君子签则依托区块链打造电子签约交易服务,保障合同签署的法律效力。它们虽名为 “交易网”,但交易标的是合规数字凭证或服务,与非法平台的虚拟货币交易有本质区别,更不会承诺 “高收益” 等诱惑性条件。
法律与风险的警示早已清晰。搭建非法区块链交易网可能构成诈骗罪或非法经营罪,相关交易合同不受法律保护,用户损失需自行承担。即便部分平台宣称 “总部在海外” 以规避监管,但其面向境内用户的交易仍属非法,涉事账户冻结率远高于普通账户。而合规交易网的价值,正如同去中心化技术的初衷 —— 通过重构信任提升交易效率,而非成为投机工具。
认清区块链交易网的合规边界至关重要。公众需牢记:承诺高收益的必是骗局,交易虚拟货币的皆属非法。唯有聚焦实体经济的合规交易网,才真正体现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