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DO 币的巨大潜力:RWA 叙事下的骗局陷阱与风险

 

在认清 HUMA 币借机构背书炒作的套路后,不少人被 “ONDO 币的巨大潜力” 宣传吸引,尤其是其绑定的 “真实世界资产(RWA)赛道红利” 叙事。但深入核查会发现,市场上关于 ONDO 币潜力的宣传多为诈骗包装 —— 真实的 Ondo Protocol 虽聚焦 RWA 领域,但其代币流通与国内用户无关,所谓 “潜力” 实为不法分子诱骗入金的噱头,与 HUMA 币的炒作逻辑一脉相承,需从叙事真相、收割套路与合规风险三方面彻底拆解。

所谓 “ONDO 币的巨大潜力”,本质是嫁接 RWA 赛道热度的虚假叙事。真实的 Ondo Protocol 通过代币化美国国债等资产搭建链上投资渠道,其生态代币确有机构参与,但项目明确禁止境内用户参与交易。而诈骗团伙刻意混淆概念,炮制三类 “潜力谎言”:一是谎称 “ONDO 币锚定千万美元国债,年化收益超 15%”,却回避 RWA 需持牌金融机构合规操作的核心前提,与 HUMA 币 “虚假机构背书” 的包装手法一致;二是炒作 “香港合规牌照落地”,伪造监管文件宣称 “ONDO 币可通过境内渠道认购”,实则违反我国 “924 通知” 中 “境外平台向境内提供服务属非法” 的明确规定;三是夸大 “生态落地进展”,虚构 “与跨境支付平台达成合作”,但经核查无任何公开合作信息,与 LIGO 币 “虚假政策利好” 的诈骗逻辑如出一辙。

这些 “潜力宣传” 背后是环环相扣的收割链条,与 HUMA 币的诈骗套路高度重合。第一步,诈骗团伙在社交平台推送 “ONDO 币潜力分析”,搭配伪造的 “机构持仓截图” 与 “价格暴涨预测”,制造 “错过即亏” 的焦虑;第二步,诱导用户添加 “分析师微信”,推荐无备案的虚假交易平台,以 “充值 1 万元解锁潜力额度” 等福利促进入金,这与 HUMA 币 “独家投资渠道” 的诱骗手段完全一致;第三步,待资金池达标后立即收网 —— 或冻结账户要求 “缴纳 20% 潜力激活金”,或直接关闭平台失联,正如某地警方破获的案件中,仅一周就有 50 余人因 “ONDO 币潜力” 被骗,涉案金额超 800 万元。

对国内用户而言,相信 “ONDO 币的巨大潜力” 已触碰法律红线,风险远大于虚假收益。我国明确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列为非法金融活动,ONDO 币即便依托真实 RWA 项目,在境内仍属 “非法标的物”。实践中,用户若被 “潜力” 诱惑通过境外平台购买,不仅面临资产冻结风险(如某平台因支持 ONDO 币交易被查处),还可能因跨境转账触犯外汇管制法规;更危险的是,诈骗平台多捆绑恶意软件,导致银行卡信息被盗刷,形成 “资金被骗 + 信息泄露” 的双重危害,与 UXUY 骗局的风险特征完全一致。

需警惕 “赛道红利 = 代币潜力” 的认知陷阱。诈骗团伙刻意放大 RWA 赛道的行业价值,却隐瞒虚拟货币交易的非法本质,这与 Chainlink 技术被滥用为 LINK 币炒作背书的逻辑相同。正如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专家指出,RWA 的合规性建立在持牌经营基础上,而 ONDO 币的 “潜力宣传” 恰恰规避了所有合规要求。真实赛道的发展与代币炒作无必然关联,正如 HUMA 币的机构背书不代表投资价值,ONDO 币的 RWA 概念也改变不了其 “诈骗工具” 的属性。

综上,ONDO 币不存在面向国内用户的 “投资潜力”,所有相关宣传均属骗局或非法引流。对国内用户而言,参与交易既涉嫌违法,又必然面临资金损失。认清 “潜力叙事≠投资价值” 的本质,坚决远离虚拟货币炒作,才是守护资产安全的唯一选择。